离政函〔202313号 

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山西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有关规定,为加强我区文物保护工作,经区文物部门实地勘察、遴选,区人民政府研究,确定马槽里战斗遗址等16处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我区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较为丰富,从1984年开始,我区先后七次公布110处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在工作中一定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建设改造的关系,依法加强对文物的监管、保护,尤其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建设选址范围,执行“先勘察、后建设”的方针,确保已发现和未发现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使历史文化遗存能够永放光彩。

:离石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简介

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

2023324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离石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类型

1

马槽里战斗遗址

1941年

离石区信义镇高家庄马槽里自然村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

山墕阻击战无名

烈士墓

1938年

离石区枣林乡山墕村南王老婆山上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

马家塔烈士楼

1952年

离石区吴城镇李家湾村马家塔自然村西东塔上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4

严村烈士楼

1948年

离石区信义镇严村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5

信义烈士楼

1952年

离石区信义镇信义村西头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6

交口红28军军部旧址

1936年

离石区交口街道办交口村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7

油坊坪战斗遗址

1938

离石区吴城镇油坊坪村东南约1千米的东塔上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8

吉家村惨案纪念地

民国

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吉家村中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9

前王家坡延安儿童团员临时就学处旧址

1947年

离石区凤山街道前王家坡村崖上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0

坪头惨案纪念地 

1943年

离石区坪头乡坪头村中路焉沟

近现代重要1941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1

坪头革命烈士碑

1954年

离石区坪头乡坪头村中观音庙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2

袁家庄烈士楼

1952年

离石区凤山街道袁家庄村中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3

马茂庄战动总会旧址

1937年

离石区莲花池街道马茂庄村崖上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4

薛公岭战斗遗址

1938年

离石区吴城镇九里湾村南1000米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5

山墕战斗遗址

1938年

离石区枣林乡袁家坡底村山焉自然村南500米的圪塔上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6

柳坪墕决死纵队19团3营驻地旧址

1941年

离石区高家庄龙舌头自然村北山上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离石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

一、马槽里战斗遗址

马槽里战斗遗址位于离东县(今离石区)信义镇高家庄行政村马槽里自然村千树沟一带。千树沟沟口新建以土淤泥坝,沟底至左侧山坡上散落坟包4处,高出地面两米、方圆约100余平方米,中间最大的坟茔月30余平米。抗日战争期间,十九团三营全体战士在营政治指导员高日升同志带领下,受党的领导,驻守晋西北,杀敌抗日,保家卫国,保护离东县一带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与日寇顽强斗争,集体壮烈牺牲190多名烈士的革命史实遗存。

二、山墕阻击战无名烈士墓

山墕阻击战无名烈士墓位于离石区枣林乡山墕村王老婆山上,东10米处为王老婆墓,西为梁背沟,南为西耳沟,北为东面塔沟,该墓地为正方形,边长为4.5米,公布面积20.25平方米,于200010月迁于此地。该墓为山墕阻击战中以身殉国的二十一名(陕西籍)无名战士的合葬墓。混凝土墓室,砖砌墓冢。现存纪念碑一通,碑高1.5米,厚0.08米,宽0.6米。

三、马家塔烈士楼

马家塔烈士楼位于离石区吴城镇李家湾村马家塔自然村西的东塔上。坐北向南,东西长4米,南北宽4米,占地面积16平方米。创建于一九五二年八月一日。该烈士楼为纪念傅玉保等九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与敌人顽强斗争,为广大人民利益而流血牺牲的九位本村烈士而建立。该烈士楼为石砌台明、砖券窑洞1孔,深1.65米,宽1.5米,屋额中间书“烈士楼”三字,门额上方中间有半圆装饰女儿墙,中嵌五角星。内有纪念碑1通。

四、严村烈士楼

严村烈士楼原为关帝楼,位于离石区信义镇严村村内。该烈士楼为纪念战斗英雄王老虎及张关贤、郭三大等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本区二十一位烈士而设。该烈士楼坐西向东,东西长8.5米、南北宽4.9米,占地面积41.65平方米。为单体二层建筑,一层为红石质过街洞,二层为砖石混构窑洞1孔,前设插廊,单檐硬山顶。另庙院外2米处有碑2通,青石质圆首,有方形青石质碑座,一通为战斗英雄王老虎纪念碑,另一通为张关贤、郭三大等二十位烈士纪念碑。众烈士纪念碑有卷棚顶碑楼,均为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六月一日立石。

五、信义烈士楼

信义烈士楼(原为五道庙)位于离石区信义镇信义村西头。坐北向东,东西长4米,南北宽5米,占地面积20平方米。创建于清乾隆丙戊年五月,1952年改为烈士楼。信义烈士楼,为纪念李完儿等七位革命烈士而建。楼内正面左上角有五个红五星,正中间书“永垂不朽”,前有青石质圆首碑1通,有青石方形碑座。该碑195281日建立,题记为“离石县信义行政村革命烈士碑记”,据碑载烈士姓名为:高丑不浪、李完儿、张侯来、李完喜、高兆生、刘全才、鲁奴则、高蛇年。该楼为红石台基,面宽一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灰瓦屋面,四檩前出廊梁架。

六、交口红28军军部旧址

交口红28军军部旧址位于交口街道办交口村,也叫红军院,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当年傅家有田地近千亩,佃农遍及邻村,以傅飞威、傅飞雄、傅能显最为著名,是民国时期离石县有名的士绅之家。傅家大院之所以被群众称作红军院,据离石县志载,1936411日拂晓,东征红军第28军在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参谋长唐延杰的带领下进驻交口,军部就设在傅家大院。现中央档案馆就保留有红十五军团徐海东、程子华给毛主席的《攻击朱家店、金罗镇情况》电报一份,电文就提到28军在交口宿营。所有权旋登顶台阶,新修柏油路1.2公里。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全国各地集中埋葬烈士遗骨,于是柳林县民政局通过走访调査,将全县所有烈士 83名遗骨集中埋葬在烈士陵园,其中从晋绥军区第四野战医院旧址迁回4名无名烈士,现共有烈士102名。

七、油坊坪战斗遗址

油坊坪战斗遗址位于离石区吴城镇油坊坪村东南约1千米的东塔上。东西长25米,南北宽88米,分布面积约2200平方米。战斗发生于193899日。当时日军200余人押运满载通讯、渡河器材的十八辆军车,从汾阳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攻延安。行至该村东遭到了我军七十七师三四三旅补充团的伏击,全歼日军并缴获全部器材,然后从柏树梁撤入大山。

八、吉家村惨案纪念地

吉家村惨案纪念地位于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吉家村中。是一处民宅,坐北向南,东西长35米,南北宽25米,占地面积为875平方米。据白廷光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在北院烧死10人,枪毙1人,现场惨烈无比。民宅正面有窑洞2座,南有大门1座,东侧有砖券窑洞3孔,厢房一间。正窑从西向东有红砂石砌窑脸土窑洞3孔,砖砌拱券窑洞3孔,门均为六抹隔扇门,窗为四抹隔扇窗。大门为砖砌“口”字形,单檐硬山青年团等群众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

九、前王家坡延安儿童团员临时就学处旧址

前王家坡延安儿童团员临时就学处旧址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凤山街道前王家坡村崖上。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19473月,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胡宗南部大举进犯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共中央领导留陕北继续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驻河北西柏坡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人民解放军展开外线作战。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军委直属机关及延安保育院及小学3000余人在叶剑英、杨尚昆率领下东渡黄河转移到山西临县三交镇。之后,随行的60多名儿童团员被暂时安置在今吕梁市离石区凤山街道办事处前王家坡村崖上的王家坡小学就读。这些儿童团员中,有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李铁映、伍绍祖等。当时,伍绍祖在转移的1000公里行军中还被评为“行军模范”。李铁映等几个孩子被安排在村民崔有才家住宿。儿童团在王家坡期间,白天在王家坡小学上课、出操、唱歌,晚上则分散住在学校和村民家中。19479月,儿童团转移至兴县。所有权为个人。房屋损毁严重。

十、坪头惨案纪念地

坪头惨案纪念地位于离石区坪头乡坪头村中路墕沟。东西长50米,南北宽60米,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据碑载:民国三十二年(1943)十月初一,日寇为报复我坪头抗日根据地军民,从三交、大武、柳林、石门墕等地调集一千多兵力,四路包围驻扎坪头,连续对周围二十四个村庄进行了烧、杀、抢手段,造成了震惊吕梁山死伤107人的坪头惨案。另存纪念碑1通。

十一、坪头革命烈士碑

坪头革命烈士碑位于离石区坪头乡坪头村中观音庙内。坐西向东,碑宽0.54米,高1.25米,厚0.16米,占地面积0.68平方米。碑文共14行,行满24字,共336字,撰文人有岗,书丹高崇起。碑文记叙了薛雨田同志一九四二年参加三分区武工队工作,一九四五年对敌斗争中被敌人包围杀害,当时年仅21岁,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和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血与火的斗争中,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于公元一九五四年十三日立

十二、袁家庄烈士楼

袁家庄烈士楼位于离石区凤山街道袁家庄村中。坐南向北,东西长6.6米、南北宽6.6米、占地面积43.56平方米。一九五二年八月改为烈士楼。该烈士楼是为我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风山底、袁家庄、乔家沟三村的张步周等二纵四旅炮兵一连九位战士而设的。烈士楼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该烈士楼为二层建筑,一层为十字过街洞,二层房屋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灰瓦屋面,五檩前后出廊梁架。烈士楼二层内存设纪念碑1通,首题为“烈士楼碑记”,碑高1.70米,宽0.60米,厚0.15米。一九五二年八月立石。

十三、马茂庄战动总会旧址

马茂庄战动总会(全称“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旧址,俗称“乐天堂”,位于离石区莲花街道马茂庄村崖上。坐北向南,面积638.4平方米。1937119日,战动总会由续范亭、程子华等率领移驻离石,直至193828日。在此期间,战动总会开展了建立各县动委会,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及创建各级游击队、自卫队,创办《战动通讯》和《动员》等一系列抗日工作。旧址建筑创建于清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旧址为二进院布局,一进院轴线上自南向北有大门、倒座,东侧有厢房5间,西侧有窑洞3孔。二进院轴线上自南向北有二进院大门、正窑,东侧有厢房3间。正窑为砖券窑洞3孔,倒座面宽三间,进深两椽,单檐硬山顶,三檩无廊式结构,一、二进院大门均为单檐硬山顶。

十四、薛公岭战斗遗址

薛公岭战斗旧址,位于离石区吴城镇九里湾村南1000米。该地域为山谷地带,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2000米,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道路弯曲,山高林密,是日军来往离石、汾阳必经之路。日军为防袭击,曾在公路边上的四人山筑有碉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14日,八路军第115343686团由汾阳南偏城进至该地域公路两侧设伏。当日上午10时,日军汽车载步兵200人,由汾阳进至该地域,遭第686团伏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击毁日军碉堡,全歼日军,缴获汽车20辆。

十五、山墕战斗遗址

山墕战斗遗址位于离石区枣林乡袁家坡底村山墕自然村南500米的圪垯上。东西长65米,南北宽170米,分布面积11050平方米。山墕阻击战发生于1938年。该战斗于1938226日打响,交战双方为日本松井师团和八路军一二0师警备八团及离石游击队。团长王年生指挥得力,当地军民密切配合,大获全胜,歼敌200余人,缴获步枪40余枝及一批军用通讯器材。人称“小平型关战斗”。

十六、柳坪墕决死纵队193营驻地旧址

柳坪墕决死纵队193营驻地旧址位于离东县(今离石区)信义镇高家庄龙舌头自然村北山上,1940年决死四纵队十九团转战晋西北,驻守离东县,主要在临南、方山、离石县、离东县一带活动,负责有计划的攻击敌人据点、破坏公路、铁路、交通、通讯设施。其中三营官兵驻扎在高家庄龙舌头自然村北山上的柳坪墕一带,自己动手打造十一孔土窑洞,边生产边练兵,边打仗杀日寇。现存11孔土窑洞部分坍塌,周围有4层废弃耕地,计100余亩。

咨询电话:离石区文旅局    0358-822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