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离石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规划(2019 -2020)》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离石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19 -2020)》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离石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

2019-2020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基函〔2019〕10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现结合实际,制定离石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19-2020)。

一、基本情况

离石区是吕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2镇3乡7个街道,187个行政村,66个社区居委会,国土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6万。全区现有幼儿园180所,其中:公办园47所(含公办小学附设学区班),民办园133所,在园幼儿26537名。有义务教育学校74所,其中小学55所(区直12所、农村34所、民办9所),在校生47454名;初中19所(市直2所、区直4所、农村5所、民办8所),在校生19965名。市区共有高职中10所,在校生14333名,其中:区直2所,在校生1658名。区属中小学共有在编教师2846名。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科教兴战略和乡振兴战略,切实履行法定职责,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全区脱贫工作顺利实施。

三、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学校建设,优化农村教育布局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学校,妥善处理学生就近上学与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切实保障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保障,兜住底线。坚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对两类学校重点保障。精准施策,立足情、校情,从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装备配备,补齐两类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加强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切实保障两类学校正常运行。

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加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配齐配强农村教师,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运用“互联网+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四、规划目标

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两类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达到山西省基本办学标准,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更加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农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和更有质量的教育。

五、具体任务

(一)规划项目

1.离石区2019-2020年学校建设规划

(1)离石区信义初中(教学点)

    改扩建厕所(60平米)、锅炉房加开水房(30平米)、围墙,总投资51万元。

(2)离石区吴城镇小学

     改扩建操场(1310平米)、旗台,总投资39万元。

2.离石区2019-2020年学校设备购置规划

(1)离石区信义初中(教学点)

购置生活设施、图书(3000册)、课桌椅(100套)、计算机(20台)、多媒体等设备,总投资160万元。

(2)离石区吴城镇小学

 购置食堂设备、课桌椅(40套)、计算机(7台)、多媒体等设备,总投资53万元。

(3)离石区坪头中学

     购置生活设施、课桌椅(15套),总投资2万元。

(二)进度安排

2019年12月底,信义小学建设项目开工;2020年7月,吴城小学建设项目开工。

2019年完成信义、吴城、坪头三所学校的设备购置。

六、保障措施

落实政府责任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加强政府统筹,健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农村学校布局规划、经费投入、建设运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完善办学标准

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认真落实《山西省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农村学校校舍建设、装备配备、信息化、安全防范等基本办学标准。对于寄宿制学校,要在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标准。

加快标准化建设

按照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在加快新建、改扩建项目实施的同时,加强通往学校的道路建设,完善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力争2020年秋季开学前,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的基本办学标准。

强化师资建设

1.完善编制岗位核定。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实行编制倾斜政策,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对寄宿制学校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适当增加编制。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政策,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比1-2个百分点将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重要条件。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认真落实农村教师享受农村工作补贴政策。

3.改革教师培养培训。结合城乡教师交流支教和办学模式改革,每学期遴选一批农村教师到城学校跟岗实习培养。通过送教下乡、集中研修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两类学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水平。

(五)强化经费保障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发展义务教育。落实农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农村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

2.完善经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办学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合理统筹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公布农村中心学校及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安排额度,并尽可能做到提前或及时拨付,保证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转。

(六)提高办学水平

1.发挥中心学校统筹作用。强化农村中心学校统筹、辐射和指导作用,探索实施农村中心学校同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将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作为同一学校的教师“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音乐、体育、美术和外语等学科教师按照“一校设岗、多校使用”的模式实行走教统一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推进教师集体教研备课。完善农村学校评价方式,充分激发每所学校和广大农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中心学校要统筹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工作机制。

2.完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小班教学优势,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突出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作用,注重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遵纪守法意识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现象发生。密切家校联系,完善家访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作用,促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建立翔实完备、动态管理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健全优先保障、精准帮扶等制度,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受教育全过程的管理,优先满足寄宿需求,配齐照料留守儿童生活的必要服务人员,使农村寄宿制学校真正成为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3.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在现有城域网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保障两类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等短板。发挥好优质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同步课堂、公开课等方式,促进两类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线上开展教研和交流。

4.实施结对帮扶充分利用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城区+农村”的模式,建立城乡学校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关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支教制度

(七)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农村学校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每所学校配备责任督学,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充分发挥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和限期整改制度的作用,督促改进,以评促建,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

附件:离石区义务教育布局专项规划表


离石区义务教育布局专项规划表

序号

县(市、区)

学校名称

现在学校基本情况

现有学校2019年教育状况

2022年教育规模

到2022年学校布局规划情况

市级审核意见

服务人口数(万人)

学龄人口数(万人)

地形地貌

所属区域性质

学校类型

服务范围(自然村数)

班级数(个)

在校学生数(人)

其中:寄宿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其中:专任教师数(人)

班级数(个)

在校学生数(人)

其中:寄宿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其中:专任教师数(人)

拟保留年度

拟撤并实施年度

拟新建实施年度

拟恢复实施年度

1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L16

L17

L18

L19

L20

L21

L22

L23

L24

2

信义镇初中

15854

500

山地

乡村

教学点

80

3

67

67

13

12

3

100

100

12

11

3

吴城镇吴城小学

11992

300

山地

乡村

小学

16

6

50

27

36

27

6

80

80

15

15

坪头中学

17788

300

山地

乡村

初中

34

3

15

15

24

24

3

50

50

13

13

小计

45634

1100

130

12

132

109

73

63

12

230

230

40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