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政办202222


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吕梁市离石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吕梁市离石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616

(此件公开发布)


吕梁市离石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


切实做好我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区202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落差大,自然地质条件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截至2021年底,有入库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75处,均分布 11个乡镇(街道)直接威胁人口3803人,房屋720间,道路1000、威胁财产约1.63亿元。按险情等级划分:大型1处、中型12处、小型162处;按灾种划分:崩塌隐患109处,滑坡隐患20崩塌17处、滑坡17处、地面塌陷12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受地质灾害威胁程度日趋加重的基本形势短时期内难以扭转。

(二)全区降水趋势预测

预计2022年全降水量与历年同期比较,其中春季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秋季大部分乡镇降水量偏多,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秋季大部分乡镇平均气温偏高,易触发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和发育规律,结合2022年气候预测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与降水气温关系的分析研究,全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冰雪冻融期(3—5),这一期间内气温逐渐升高,土体解冻,受土体冻融及土体中的地下水作用的影响,易发生坡体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二是主汛期(6—9),在时空上降水量分布不均,局部连续强降雨,极有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情况

根据2019年我采煤沉陷区调查,全区现有采煤沉陷区面积为115536.91亩,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3881.41亩,极易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各街道辖区范围内存在切坡建房、开发建设等活动,易形成新的崩塌、滑坡隐患点,防治难度进一步增加。

根据全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结合2021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和2022年全区降水趋势初步预测,预计2022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将呈增长趋势,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极端气候、采矿活动、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仍然为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局部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剧烈,违法建设致灾的态势从根本上难以扭转,若在人口集中居住、威胁严重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区2022年面临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二、2022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我区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三川河流域河谷两侧黄土分布区。其中崩塌隐患点、滑坡隐患点主要分布于城区周边黄土覆盖区及村镇周边的黄土覆盖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城北街道、西属巴街道、交口街道及滨河街道、田家会街道、莲花池街道、坪头乡等采煤塌陷分布地区。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学校、209国道、307国道、离柳高速公路及其他乡街道道路周围的小规模黄土崩塌、滑坡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主要分布在信义镇、吴城镇山区,该区属于人类工程活动和居住极少区,人类工程活动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因无人或人口少、经济建设项目少,一般不良地质现象很少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地段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地段为人口密集和重要工程建设的地区。以本方案所列出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我区预防重点,乡镇(街道)在本辖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予以明确。

按照灾害点规模大小、危害程度、险情等级重点对以下20处灾害点进行重点监测,分别为滨河街道后瓦窑坡村后瓦四巷崩塌隐患点、后瓦窑坡村后宋家沟、吴家沟崩塌隐患点、东关崩塌隐患点莲花池街道疙瘩上村九州太阳城楼南崩塌隐点,南关村滑坡隐患凤山街道乔家沟东过境隧道南北两侧崩塌隐患点后王家坡村枣林苑小区、景泰小区后侧滑坡隐患点、崔家崖村崩塌隐患点、张探明家两侧边坡崩塌隐患点西崖底村任卫平家两侧边坡崩塌隐患点、袁家庄崩塌隐患点;西属巴街道上安村上清观滑坡隐患点信义镇崖窑湾村滑坡隐患点;吴城镇下王营庄崩塌隐患点城北街道李家沟地面塌陷隐患;交口街道安国寺滑坡隐患点、安国寺崩塌隐患点坪头乡赵家山崩塌隐患点。

本方案所指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区、段)包括:规模大、威胁人口多、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述隐患点(地区、段)受暴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易诱发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点防范。

三、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周密科学部署

区自然资源局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会商,研判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趋势,科学确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并结合降水趋势、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及地震等情况定期、及时组织趋势会商分析预测灾情险情和重点防治方向周密部署防治工作。制定年度防治方案

(二)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化、扁平化防治工作新格局,强化央地统一、分级负责的政府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行业共治、全民参与的防治管理机制,坚持底线思,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认清当前地质灾害防范的严峻形势,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各乡镇(街道)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常态化贯穿全年,按时召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及时印发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层层签订责任状,及时发放“一书两卡”,督促隐患点责任人、监测人、受威胁单位和群众进行隐患点日常巡查监测,组织开展辖区内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宣传培训等工作,做好辖区内群测群防有关资料汇总上报工作,协助开展应急处置、抢险救灾等工作。各村(社区)具体组织区域内隐患点的日常监测、记录和上报工作,发现灾(险)情及时报告,并组织做好应急防范和撤离避让、自救互救等工作。

加强预警预报。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 要做好协作联动,畅通预警预报渠道,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测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进一步扩大预警预报覆盖面和影响范围,不断提高预警预报精准度。

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值守值班制度补充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地质灾害应急出动、巡查排查和监测防范车辆。在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街道)要安排专人对高危隐患点进行驻点值守强化临灾处置能力。在汛期“七下八上”重点时段保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专业技术支撑单位驻进村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技术服务。

  1.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

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专门排查队伍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排查黄土区、旅游区、交通干线、工矿施工区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城中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聚集区始终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作为隐患排查的重点,坚决做到全覆盖、全方位、不留死角查清安全风险摸清隐患底数,圈定重点防范区。同时要把山体边坡住房安全隐患作为重点密切关注高陡边坡附近建筑物、街区排水系统情况,防止将用水直接排入地下及边坡中。对高陡边坡下部已经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的原有住房必须全部拆除,防止“回流”和临时使用。对于切坡建房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治理或针对性的排危除险,切实消除隐患威胁。迅速组织群众避险撤离。

(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力度

1.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结合4·22”世界地球日、“5·12”中国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和“10·13”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等时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制作专题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图册、刷写标语口号、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继续开展“进千村入万户”宣传活动,深入到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学校、居民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到点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灾、识灾、避灾能力。

2.全方位培训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加强对各级政府负责人、地质灾害防治骨干培训,进一步提高巡查排查、应急处置和协调管理能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群测群防员进行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履职尽责能力。

3.加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力度。汛前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应进行以避险为主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努力提高政府和部门的指挥决策、协同配合、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干部群众对应急防灾预案的认知程度,实现面临险情时能够有序、有效撤离的目标。

(五)夯实防治基础,提升防治能力

确定地质灾害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科学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周密部署防治工作。

1.推进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查。突出地质灾害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2.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严格落实《关于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的实施意见》,将签订县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协议作为专项任务,逐步解决我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少、防治能力弱、技术装备差、业务基础薄弱等问题,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3.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用好山西省自然资源厅为我区38处隐患点配备的263台普适型设备和19台专业监测设备,建立好大数据平台,为我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六)落实防治责任,严格奖惩制度

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进一步明确分管责任、落实工作责任、抓实直接责任,依据职责抓好工作落实。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并向社会公布,增添社会监督约束力。政府将组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督导组,定期对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或因地质灾害防范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力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将进行严厉问责。对成功预警预报的地质灾害监测人员,成功组织群众避险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表彰。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灾害危险点监测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强化政治担当。要及早对全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充分认清当前地质灾害防范的严峻形势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协调联动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落实有关单位防灾主体责任。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教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进一步建立联防联控的日常联动协调机制做好相关领域的防治工作,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严格考核问责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因领导不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1. 加大经费投入

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监测预警、群测群防、隐患调查排查、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及所必需的交通、通讯、物资器材等装备。要逐步解决基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少、防治能力不强、技术装备差、业务基础薄弱等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件:1.离石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名单

2.离石区地质灾害隐患点





附件1


离石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刘文胜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李兵兵区政府办副主任

        张利国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成 员: 张娟娟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吴 区发改局局长

       刘海斌 区教育科技局长

       刘挨照 区工信局局长

       侯永强 区民政局局长

       任利星 区财政局局长

       冯旺兵建局局长

       刘杏平区交通局局长

       李克勤 区水利局局长

       刘武平 区农业局局长

       薛殿伟 区林业局局长

       何星洁 区文旅局局长

       薛志韧 区卫健局局长

       马小兵 区应急局局长

       薛永明区能源局局长

       张新平公安局离石分局常务副局长

       梁 涛 市生态环境局离石分局局长

       曹永祥 区气象局局长

       李怀捷 区疾控中心主任

       王海棠 区公路段段长

       高 斌 山西地电公司离石分公司经理

       各乡镇(街道办)乡镇长(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离石区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张利国(兼),联系电话0358-8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