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78号提案的答复
王梦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破‘小马拉大车’难题 启基层减负新篇”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离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深入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社会工作,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一、轻车壮马阔步行,提升治理“新效能”。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治理效能、更好服务群众的关键举措。离石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社会工作部部署要求,紧盯基层治理关键环节,把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同基层减负、强基固本等工作贯通起来、一体推进打好减负赋能组合拳,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为“车”减负,为“马”赋能,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体效能。一是组织保障,聚焦“增效”发力。区委全面统筹,强力推动,先后召开多次推进会,组建督导组分片下沉督导,推动专项整治有序有效开展完成。认真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成立网约配送、互联网行业党委,在全市首家建立“小哥医院”,推出10项免费体检项目和5项优惠价项目等各类暖“新”服务。二是明责赋权,聚焦“轻车”发力。作为中央编办确定的全省唯一观察点,区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并于2024年11月8日召开会议再安排再部署,组织专题培训,倒排时间,压实责任,高标准推进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扎实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全面评估工作,确定下放乡镇行政执法职权32项、街道30项。调整后,全区乡镇(街道)承接的执法事项平均减少24项,总体压减率44%。深化“说事议事”“警网融合”工作机制,打造7×24小时自助超市,创新“五个二”工作思路,成立38个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切实解决基层实际困难。三是松绑解缚,聚焦“减负”发力。取消不规范外部标识牌43块、内部标识牌251块。明确不由村社区开具的证明事项13项。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注销政务公众号10个,解散工作群组376个。推进精文简会,纳入统计范围的文件、会议数同比下降28.17%、32.36%。严格落实面向基层的督查计划和备案管理,制定了乡镇(街道)派驻人员考核指导意见,赋予基层更多“话语权”。四是靶向施策,聚焦“赋能”发力。对乡镇(街道)编制进行了统筹调剂,在人口多、工作任务重的乡镇(街道)行政编制增加14%;提拔调整充实乡镇(街道)干部75人,从严控制乡镇(街道)干部借调,创新“四双”报到工作机制,推行积分制考核管理和党员结对服务;落实基层运行经费2200万元,兑现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和乡镇工作人员工作及交通补贴;举办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等示范培训班3期698人。
二、支部建在小区里,建强服务居民“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小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小单位,要强化支部建设,真正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一是全要素入网是支部工作的前提。按照省委、市委部署,离石区加强64个社区的班子配备、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今年从离石区现在职在岗符合条件的社区专职网格员中定向选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从事社区党建、治理、服务等工作以及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的其他工作;配齐配全社区助理;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调整优化全区网格设置,原则上大小适中的小区单设网格,在社区内优化设置一级网格431个,二级网格874个。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网格员,在本小区选聘网格助理员,专职负责服务站日常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党小组成员、党员中心户兼任网格联络员,实现了要素全入网、治理一盘棋。将全区64个社区党支部全部升格为党委,吸纳驻地单位、“两新”组织、物业企业等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完善社区党的领导工作机制。二是支部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支部建在小区里,以独立楼院、散户网格为单元设置660个小区党支部,小区党组织覆盖率100%,下设楼宇(单元)党小组,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小区—楼宇(单元)”党的基层组织链条。出台加强小区党支部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党员志愿服务等系列配套文件,采取推选一批、派驻一批、兼任一批三种方式,从本小区居住的退休干部、机关优秀年轻干部、网格工作人员、党员中心户等群体中,优选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同志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同步建立楼栋或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联户等机制,让“陌生人社会”蝶变为“熟人大院”。三是明职定责是支部工作的基础。区委确定2023年为“小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年”,出台《离石区小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年行动方案》,赋予小区党支部八项主要职能,即宣传贯彻政策、教育管理党员、推行说事议事、推进移风易俗、改善物业服务、调处矛盾纠纷、领导居民自治、凝聚引领群众,各街道、社区指导各小区细化了居民公约、工作机制。区委每月集中调度1次,全面压实区级领导包联责任、街道社区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街道社区班子成员直接责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具体责任“四方责任”,推动区委、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同步同向发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四是经费支持是支部工作的保障。建立财政资助、党费补助、社会捐助、居民互助经费保障机制,市委组织部下拨市管党费76万元并协调市财政540万元,区管党费下拨70万元,区财政每年补助服务站1.5万元,每月补助小区书记200元,牵引了2300余万元捐资捐赠,强力推动小区党支部建设。
三、设立党群服务站,打造基层治理“微阵地”。小区党群服务站是小区党建的实体支撑,是监督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主要阵地。一是多渠道破解阵地难题。按照“实用便利、因地制宜”原则,运用清收公共用房、改造闲置弃房、租用居民空房、使用单位公房、共享物业用房、配置移动厢房6种方式,解决阵地问题,既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又有效破解了小区阵地建设难题。例如滨河街道利用“清化收”平台,将2816平米公共用房收作服务站阵地。坚持“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特别是不同群体的需求,依托党群服务站,精准对接服务。网格员下沉小区,在党群服务站坐班,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居民问题,打通社区和小区的连接。二是制度化拓展服务功能。出台以“四化十进”为主要内容的《离石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方案》,推动区直单位发挥行业主管职能优势,促进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持续下沉。明确有标识、有党旗、有制度、有设施、有档案、有品牌“六有”建站标准,系统化打造特色鲜明、功能聚集的小区党群服务站。同时,结合居民需求,嵌入零工驿站、四点半课堂、亲友会客厅、邻里帮帮团、近邻百宝箱等特色功能,为居民提供贴心“微服务”,让党群服务站成为小区居民“幸福驿站”。如交口街道商业街小区针对周边商铺林立,辖区内有诸多能工巧匠但就业率低的现状,在小区党群服务站植入零工驿站,张贴零工二维码,为灵活就业人员、用工单位及雇主搭建好供需平台,有效破解零工群体就业难题。
四、整合资源力量,创优品牌“新晋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千方百计使群众生活更方便一些,使群众表达诉求渠道更顺畅一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小区党组织要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力量,积极帮助小区家庭、个人解决现实问题,着力在积极服务群众中凝聚党心民心。一是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探索把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社区服务事项等公共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小区,着力增强小区党组织的服务资源和力量。一方面,以网格为依托,小区党员入网入格,带动居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搭建起“干部带党员、党员带邻里、邻里带楼道、楼道带小区”的共建模式。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三位一体的小区管理模式,从政府原有的大包大揽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调动居民自治的积极性,推动小区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二是深化党员志愿服务。健全党员“报到、亮相、服务、评价”全链条机制,把“岗位上创一流、小区中作表率”具化量化。出台深化报到服务六项措施,利用“一米阳光”APP,引导15620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报到,将所有党员编入党小组,参加小区党支部组织生活。在每名党员门口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立“一个党员一面旗,我是党员我亮相、我承诺、我践诺”公示栏,每周公示践诺服务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激励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以“看得见”的硬指标引导广大党员耕好“责任田”,引导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凝聚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在职党员参加单位的组织生活会要报告在小区发挥作用情况,小区的考核评价直接与本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职级晋升挂钩,形成党员“八小时之内”单位党组织管理、“八小时之外”小区党支部监督的格局。三是发展社会组织服务。有序引导志愿性、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进入小区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并加强全过程监督,确保他们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行动。也可以联合驻区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认领小区服务项目,以“大党建”促进“微治理”。比如滨河街道交通路社区与环卫、城管等部门与所辖小区党支部开展“心心相融”活动,帮助居民办理不动产登记证60余户,慰问困难群众42户,资助贫困学生12人,确保服务项目多样化、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成效最大化。四是推进居民互助服务。积极培育志愿性、互助性小区服务团队,小区“明白人”搞调解、移风易俗,技术人员、专业人才发挥专长在所在小区开展公益服务。以“新晋邻”党建品牌为抓手,构建邻里空间促共享、厚植邻里文化促共乐、汇聚邻里力量促共建、密切邻里关系促共治、细化邻里服务促共助。例如,西属巴街道新安小区建立“早安·新安”宣传机制,单元长、网格员每日在小区微信群,发布党的最新精神、各类惠民政策等内容,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打造文化志愿服务队,传承省级非遗—“离石柳编”技艺,开办“巧手编制”学社,成为解决小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问题的“小区微产业”;开设“新安红”合唱班、“激情新安”广场舞等,以精神融合带动思想融合。
五、说事议事促自治,走好自办物业“康庄路”。制定《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指南》《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吸收热心公共事务、群众普遍认可的居民参与,组建小区业委会(物管会),推行小区党组织书记和业委会(物管会)主任“一肩挑”,推行物业党建联建。如凤山街道泛华盛世小区物业党支部与小区党支部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物业服务阵地优化为党群服务阵地,实现共建共享。离石区“三无小区”占比大,有的是房改与单位脱钩,有的是居民集资建房,有的是业主不满意驱逐了物业。离石区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组建业委会或物管会,由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推行居民自治、自办物业。一是在自治自办决策上推行说事议事。实行小区“四议”工作法,即邻里小事由党员牵头议,楼栋单元公事由党小组协调议,公共服务大事由党支部组织议,复杂难事由社区提级议,今年以来共组织说事议事4332次,办理加装电梯、加固楼顶、安装充电桩等3509件民生实事。2月9日《人民日报》政治版头条以“群策群力,办好群众身边事”为题对吕梁市离石区推行百姓说事议事机制,探索实践出一条党组织全过程引领、群众全过程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有关经验做法作了专题报道。二是在自治自办路径上推行公益物业。业委会众筹物业费用,建立财务会计、联签支出、定期公示等机制,聘用本小区居民担任保洁、保安,组织具有电路、管道、网络等维修维护特长的业主志愿服务。例如,滨河街道美景华庭小区解聘了原来开发商指定的物业公司,自己办物业,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业主委员会主任。业委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制定了物业费收缴办法,向小区居民收取每户每年500元,折合每平米0.5元左右。为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率先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如《物业管理条例》《民法典》《物权法》等,并将相关法律知识转发业主微信群,开展多种普法宣传活动,带动业主学习法律法规,提升居民法律素养,进而提升整个小区依法自治、和谐自治的能力。
尽管我们对基层治理中减负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基层治理工作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对您提出的建议,将认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力争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的离石答卷。
在此,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负责人:
承办人:马晓君
联系电话:0358--8229559
(此件予以公开)
中共吕梁市离石区委社会工作部
2025年9月1日
晋公网安备 14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