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离石区西属巴街道办事处2015年部门决算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区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离政办发〔2014〕130号)及《吕梁市离石区财政局关于2015年部门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离财库〔2016〕297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我单位2015年部门决算信息公开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责
1、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对辖区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2、制定街道经济发展规划;做好辖区内企业服务。统计工作;做好土地规划,组织开展辖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为居民提供科普培训、技术技能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居民多渠道就业,促进居民增收。
3、参与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及住宅小区的管理工作;配合区政府工作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消防工作。
4、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搞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指导农村、社区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爱国卫生,搞好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开展拥军优属和征集兵员工作;搞好应急管理,及时上报和积极处置重大社情、疫情和险情,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扶贫救济。
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及时处理来信来访,了解上报社情民意;积极开展民事调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辖区社会稳定。
6、加强社区党组织及其他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好社区党组织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指导居民自治;完善民主议事制度,推进社区事务公开,引导居民有序参与居委会事务管理。
7、指导和帮助社区居委会搞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组织作用;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兴办社区福利事业。
8、完成上级交办的随机性工作。
(二)机构设置
1953年6月,成立了西属巴乡人民政府,1958年秋,改制为人民公社,1984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西属巴镇,吕梁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7月29日在吕政发[2004]8号文件精神中,撤销西属巴镇,设立西属巴街道办事处。单位为正科级区政府派出机关。所辖行政区域不变,街道办事处仍驻西属巴村。西属巴街道设三个综合办事机构: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社区事务办公室。西属巴街道办保留事业单位2个:离石区西属巴街道办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离石区西属巴街道办计划生育服务站。
(三) 编制及领导职数
离石区西属巴街道核定行政编制24名,工勤编制1人,领导职数10名:党工委书记1名,兼任人大工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2名,其中1名兼任街道办主任,1名兼管综治工作;纪委书记1名;组宣委员1名,兼管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专武部长1名;副主任3名;人大工委副主任1名。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正股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2名,其中管理人员编制7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12名,其他人员编3名;计划生育服务站正股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名,其中管理人员编制1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2名。街道办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股级干部职数如下:党政综合办公室1正1副;经济管理办公室1正1副;社区事务办公室1正1副;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正2副;计划生育服务站1正。
(四)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本部门决算仅包括本单位决算。
二、2015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富民优先,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向好
2015年,我办在发展导向上继续坚持富民优先,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主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经济林种植为重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全办核桃林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已完成管护面积达总面积1万余亩。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共计清查承包户数515户,清查地块2060块4241亩。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涉及13村群众927户2872人。二是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三是搞好产业扶贫。四是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
积极推进易地移民搬迁。
扎实开展三资清理工作。至12月底全办共自查问题201件,整改176件,移送上级部门1件。
大力落实利民政策。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152.58万元足额发放,新城建设村老年人生活补贴、特殊人群生活保障金700余万元预计年底前到位,农民冬季用煤货币补贴59.52万元已发放到户,新城建设范围内“农转非”居民冬季用煤补贴请示已得到区政府批复,300余户村民电视卫星接收器安装完毕,通过“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幼儿补助”等政策资助贫困学生100余人。
(二)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2015年,街道党工委按照“固本强基、提升档次、促进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内容、坚持整体推进,为全办稳定和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并重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学习讨论落实、“聚焦民生、服务群众”活动深入开展
(三)着力保障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2015年,我们广泛征求民意,充分激发民智,着力解民忧帮民难,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区盛地小学全部建成,占地面积44亩,项目投资总额答6149.64万元,可安排周边村1600余适龄学生入学就读;5月份上安村与吕梁学院、恒大集团达成联合办学共识,拟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一所标准化小学,办学规模6轨制36班,可容纳1500名儿童就读;6月份霜雾都村小学喜迁新校。
民政工作成效显著。救灾救助工作方面发放救灾资金29000元,大病医疗救助78户81000元,临时救助39户32800元。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方面低保整治复核工作全部完成,共取消2人城市低保资格、22人农村低保资格。现低保金、五保金、优抚金全部足额发放到位。另街道正在为14名残疾儿童申请国家救助,国家重点项目“阳光家园”41户登记上报。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开展。一是积极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对接工作。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对接基本完成,医疗保险正在办理中。二是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养老保险工作方面共完成新农保登记5558人,上缴保费61.58万元,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共计156人,上缴保费2090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参保35人,续保216人,征缴金额24680元。三是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对辖区内规模以上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全力维护农民工权益。
卫生防疫防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二是做好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发放计生宣传资料2000余份,培训村级计生信息员8次,孕前优生检查1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31‰,其余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目标值内。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人民武装、档案、食品药品等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推动了我办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四)大力改善环境,全面创建宜居街道
新区新貌初具。安置区现开工的31栋安置楼全部封顶,建筑面积共计64万平方米预计可安置拆迁居民4667户;安置区配套设施公建的水、暖、气、道路等设计全部完成,管网工程涉及的房屋拆迁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施工。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8处2317平方米,新区范围内乱修乱建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一是采取印发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先进个人模范事迹,以身边事例带动群众;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村级健身广场、图书室、活动中心场所建设,支持各村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充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示范引领,如街道办院内率先全面禁烟、设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倡导健康生活新风尚,全办上下营造了积极、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此外由我街道组织编纂的全区首部乡镇志《西属巴街道办志》即将出版,全书历时两年完成,共计25卷50余万字。新区建设各村村志已有6村完稿印刷,这些志书的完稿将在资政、教化、存史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百日环境攻坚行动效果明显。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契机,4月份起重点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百日攻坚”专项活动以来,全办累计投入资金约50万元用于专项治理,共计新增垃圾池箱22个,清理卫生死角138处,清运陈年垃圾2100吨,修复平整道路800余米,清理违法广告8处,清洗小广告100处,清理“四堆”230处,治理沟渠3公里,新栽补树木300株,新植绿地1000平米,排查两违建筑10处,拆除两违建筑3处,整治施工工地5个。
(五)坚持依法治理,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实施六权治本规范权力运行
抓责任落实推进安全生产
抓综合治理推进平安街道建设
依法治访做好信访稳控稳定
三、2015年收支决算情况
(一)收入决算
2015年收入决算1173.027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3.0273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77.162138万元,全年合计1350.189438万元。
(二)支出决算
2015年支出决算991.78943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1.789438万元,年末结余358.4万元。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按用途划分:
基本支出971.789438万元,主要是:工资福利支出348.41799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16.1万元,对个人家庭补助127.27144万元;
四、“三公”经费决算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三公”经费决算1.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5万元。“三公”经费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3.5万元,减少原因为加强内部车辆管理运行。与年初预算5万元相比,节约支出3.5万元。
五、其他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0万元,支出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