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尉汾路社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多元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文明新风建设。

在北城王府小区,“摊摊黄 寄相思”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志愿者将发酵小米面调制成糊,在特制凸底铁器中烙出状如满月的饼胚。居民们捧着热气蒸腾的摊黄细品,咀嚼间仿佛触摸到先民感恩耕牛、敬畏自然的质朴情怀。

“清明寄思,共筑文明家园”主题活动特邀民俗专家李老师通过解读寒食禁火传统与祭扫习俗演变,梳理清明节文化脉络,阐释新时代移风易俗理念。手工实践环节,居民们巧制纸扎菊花,将彩纸折叠剪裁,铁丝缠绕成枝,朵朵素菊既寄托哀思,又践行绿色祭祀理念。

水保所小区开展了《文明祭祀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知识答题环节,党员们围绕文明祭扫方式、安全用火规范等展开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责任担当。志愿者通过发放“绿色祭扫方式、安全用火常识”等文明祭祀的宣传单,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祭祀中一些陋习的危害。让居民徐平福这样的老住户感慨:"原来一束鲜花、网上追思,既能传情达意又环保安全!"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入户讲解防火知识,将文明理念送至灶头田间。

三场活动形成立体化传播网络:非遗美食唤醒文化基因,手工实践创新传承形式,文明宣讲筑牢思想根基。居民在制作摊黄时感悟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在折叠纸菊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在知识问答里明确党员先锋的示范责任。这种"文化浸润+文明实践"的模式,使传统节日既葆有历史温度,又彰显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