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杜家山村的古戏台前聚满了村民和游客。吕梁市春风宣讲团青年小分队宣讲员站在戏台上,指着村口的老松树开场:“我今儿个一进咱村啊,先被这棵老松树‘绊’住了脚——它不是绊脚的绊,是让我驻足惊叹的美!”

这场以 “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乡村文物保护” 为主题的调研式宣讲活动,是吕梁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组织的专题宣讲路线的一部分。

杜家山村作为吕梁市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拥有安国寺、古戏台、关帝庙等历史建筑,是吕梁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缩影。

宣讲员走下戏台,带领大家边走边看,指着依山而建的窑洞建筑群说:“这些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老祖宗留下的无价宝藏。”他强调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民俗。

到了安国寺,宣讲员讲解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保护要有制度、有规矩,“先考古,后出让”,有文物隐患得赶紧治,还得严打文物犯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是文物保护法的核心原则。保护文物不是把它们锁起来、藏起来,而是要让它们“活”起来,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宣讲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杜家山村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村里配套发展了窑洞宾馆、农家乐,兴办了红枣醋厂、散养乌鸡场,每逢节假日还举办系列活动,农家乐服务业年收入达40余万元。

夕阳西下,宣讲活动在掌声中结束。村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村民说:“以前总觉得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离我们很远,听了宣讲才知道,这些思想就跟我们保护老房子、老物件息息相关。”

杜家山村的古戏台、安国寺和关帝庙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更加庄严古朴。吕梁市春风宣讲团的青年小分队将继续奔赴其他乡村旅游重点村,让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吕梁大山深处生根发芽。